
蛤蜊店長
2017年的夏天,我決定離開碩士班的環境,投入社會試煉。
憑著在媒體業的兼職經驗,加上養殖漁業的專業背景,就這樣成為了一名農業記者。
當時,我只是想單純地想要尋找人生方向。
我感覺不到養殖業與我之間的連結,作為一個家境普通的新鮮人,或許能透過媒體工作看見更廣闊的世界,找到完成論文的契機,以及未來的目標。
然而,在某次採訪養殖業者時,受訪者問了句:「大家都不吃魚該怎麼辦?」
當時只有25歲的我,內心所想的卻是:「啊!我會不會失業呢?」這樣看似荒謬又不科學的感性反應,卻不斷在我的心中發酵。
2018年冬天,抵擋不住內心的焦慮與困惑,我開了臉書粉專「你好罐頭。安安海鮮」,希望能夠說服更多人多吃魚,這樣我就不會失業了。
意外的是,粉專開設沒多久,我就從記者工作離開,輾轉進入公部門體驗公務員生活,之後更進入財團法人擔任主管一職。
看似實現了自己曾經夢寐以求的推廣和行銷工作,但隨之而來的是,我越來越沒有時間寫作,對於漁業也感到越來越迷惘。
「魚」對大家來說到底是什麼?
為什麼我協助的夥伴找不到漁業相關資料?
為什麼大家只關注於吃魚這一方面?難道沒有其他可以聊的話題嗎?
2021年春天,我開了個臉書社團「食魚教育有你有我」,希望能夠建立個類似維基百科的資料庫,提供大家更多的想像空間,就這樣開始另一段在漁業推廣的旅程。
2023年初,我離開了職場,回到研究所開心地完成未完成的論文。卻也陰錯陽差踏上了接案生活,更與朋友一起創業。
開始梳理這段過程時,突然覺得應該要找點時間留下更多文字,好好整理這些年零散的資料,而不是讓它們繼續零碎地散落四處。